1-4:边界与门户
清货品则须缴交加成税; 本地产品若经认证出口,可享税额退还政策. 此举使得本地商人为了节税,开始登记英属商标,甚至与星加坡商人合资设立「贸易代理所」. 税线,成为福尔摩沙人第一次与世界贸易T系发生直接连结的方式,也带来了无数新制度与新名词:契税、报关、海关印纸、船舶证书——这些都不是清朝的规矩. --- 四、海上的福音与情报 与军港和商港并行而来的,是另一条更隐晦的网络:情报与传教路线. 圣公会与l敦差会的传教士搭乘补给船往来港口,不仅传播宗教,也交换地方风闻与社会动向.他们所记录的日记与书信,经由总督府邮包送往星加坡,有的甚至成为殖民部研究报告的一部分. 一位驻打狗的传教士在信中写道:「这港口不只输出货物,更输出文化与恐惧.」 这句话被後来福尔摩沙史学家译作:「每一艘开往打狗的轮船,都是一条帝国的神经线.」 --- 1843年末,福尔摩沙的三大门户初步成形,边界的概念也不再只是山与水,而是由税线、教堂、巡防路与铁轨构成的网络.帝国并未一次吞下整座岛屿,而是像画家那样,一笔一笔地描绘、填sE. 文明的扩张从不需要太多声音,但总有人在图纸边缘,看见未来的轮廓.